護航亞運 紅十字“救”在身邊
——杭州56個亞運場館實現應急救護陣地+AED全覆蓋
時間:2023-09-25
9月24日,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第一個比賽日,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授予浙江省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應急救護驛站“紅十字示范救護站”稱號。這標志著首個國家級公共體育場館紅十字示范救護站正式掛牌運行,在第19屆亞運會期間為參賽及觀賽人員提供應急救護服務。
根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杭州亞組委、亞殘組委分別簽署的《合作備忘錄》精神,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指導下,浙江紅十字會與杭州亞組委、浙江省體育局等部門在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啟動應急救護“第一響應人”行動試點工作,以“紅十字應急救護驛站”和“紅十字應救護培訓基地”(以下簡稱“紅十字救護站”)建設為載體,加強應急救護培訓和急救設施配備,不斷提高保障賽事活動安全、保護公眾生命健康的能力。目前,該場館共配備AED一體機23臺,SOS響應器55個,培訓應急救護師、紅十字救護員300余人,場館群工作人員持證率達到100%。第十九屆亞運會期間,“紅十字救護站”承擔亞組委指定的官方“觀眾醫療服務點”職責,為賽場人員提供應急救護和醫療服務。
第19屆亞運會籌備工作開展以來,浙江省紅十字會聚焦“賽事側”和“城市側”,組織開展“紅十字與亞運同行”主題活動,先后完成奧體中心主體育場(大蓮花)、體育館、游泳館和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等紅十字救護站建設,實現56個亞運會、亞殘運會競賽場館應急救護陣地和AED配置全覆蓋。組織開展亞運場館工作人員、賽事和城市志愿者、官方接待酒店員工等特定人員應急救護培訓,培訓紅十字救護員15.97萬人,普及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能80萬余人次,在亞運場館、交通樞紐、學校等場所組織開展了多場應急救護演練。 面向社會公眾組織開展亞運專題急救培訓,普及培訓200余萬人次,培訓救護員20余萬人,為保障亞運賽事成功舉辦,守護市民、游客生命健康積極貢獻紅十字力量。
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、副會長孫碩鵬在黃龍體育中心為紅十字示范救護站授牌,浙江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、常務副會長林斌,浙江省體育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李華,黃龍體育中心場館群相關負責人等出席授牌儀式。